关于谁来咨询,最常出现的还是在家庭问题上
是“父母”还是“孩子”需要咨询?
走进咨询室的父母大多能承认自己的养育方式是造成孩子问题的部分原因,但大多数人的反应要么是过度乐观—我知道了,我以后对孩子多关心,多交流就行了;或者过度悲观—我一片爱心,已经尽力了,我没法子了,你就治好孩子就行了。事实是孩子越小,互动过程中越被动,越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带动。父母的言行态度的变化能及时更有效地带来孩子的改变。
过度乐观的父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几十年来形成的认知和行为不可能说变就变。大多数父母的变化因此成了走极端;原来什么都管,现在装看不见,什么都不管了;原来太忙不着家,现在一回家就盯着孩子问话,原来要什么给什么,现在一律没商量……这样的变非但达不到目的,可能还会引发新的冲突,造成孩子新的问题行为。
而那些希望父母改变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处境。父母那么多年的性格特点,教育模式,没那么容易变化,但如果寄希望于父母的改变,认为都是父母的责任,你也依旧还是把自己放在被动,弱势的立场,去期待外界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改善,这样的期待只会将自己牢牢禁锢在弱势被动的“牢笼”里。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12320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 心理在线 | 简单心理 | 525心理网 | 壹心理 | 咨询中国 | 成都心灵之家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_99健康网 | 心友网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绿园区宇原心理咨询中心
电话: 邮箱: